甲:
回憶一直是文學重要的題材和主題。在書寫回憶的文學作品裡,一般關注的是追憶的內容、方式以及其中的自我。沒有記憶,我們就不知道自己是誰,過去曾是什麼,未來又將有什麼樣的發展。我們是自我記憶的總和,記憶提供持續的自我意識,若改變記憶,就改變了那稱之為「我」的人。
引起回憶的事物,把我們的注意力引向不復存在的過往情景。這些事物就像是過去時光斷裂後餘存的碎片,出現在當下的現實,具有路標作用,引發我們向恢復整體的方向前進。一如《追憶似水年華》主角馬塞爾,因為椴花茶與瑪德蓮糕混融的氣味,喚醒童年和過去的記憶。
文學作品常見的回憶方式有二:一種是自主的回憶,一種是不由自主的回憶。前者是主動地重建過去,而後者則是在無預期的狀況下,透過某種感覺和提醒物(例如瑪德蓮糕),將早已遺忘了的往日時光,一下子召喚到眼前,從而湧現出失而復得的喜悅與幸福;同時,記憶中的往事,只是碎裂的斷片,其實無法完整恢復,從而讓人意識到時光的失落和自我的變化,於是懷舊、惆悵、感傷。
乙:
長期記憶分布在腦內各處,不像短期記憶一樣分布在某個專屬區域。
短期記憶:腦中一種低容量記憶類型,可將自外界接收的資訊,於短時間(5~20秒)內保持使用狀態。
長期記憶:儲存在腦中且可長時間保存的記憶,記憶容量較大。
因此,人不會突如其來地完全忘記某件事,而是在時光流逝中,對那件事的記憶逐漸喪失精準,逐漸失去細節。這個過程和照片褪色沒有太大不同:我們慢慢地、不知不覺地遺忘。
重啟感情記憶的開關,就在於各種感官體驗,尤其是難以關閉、無法拒絕的嗅覺。一般來說,人體接收感官訊息時,會經過大腦的視丘,再由視丘將訊息傳遞給大腦其他部位。而產生嗅覺的氣味因子則會繞過視丘直達杏仁核(負責處理情緒)與海馬迴(負責處理記憶),因此嗅覺與情感、記憶的連結,比其他感官更直接。所見所聽的可能旋即消失在短期記憶中,但嗅覺幾乎沒有短期記憶。大腦把這些氣味和情感融合在一起,從而在遙遠的未來,藉由氣味喚起深藏的記憶,掀起濃重的懷舊思緒。
(改寫自戴安・艾克曼《氣味、記憶與愛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