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學測-國綜-題組-31-32
中等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無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與也。千古過目成誦,孰有如孔子者乎?讀《易》至韋編三絕,不知翻閱過幾千百遍來,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雖生知安行之聖,不廢困勉下學之功也。東坡讀書不用兩遍,然其在翰林讀〈阿房宮賦〉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豈以一過即記,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張睢陽、張方平,平生書不再讀,迄無佳文。且過輒成誦,又有無所不誦之陋。即如《史記》百三十篇中,以〈項羽本紀〉為最,而〈項羽本紀〉中,又以鉅鹿之戰、鴻門之宴、垓下之會為最。反覆誦觀,可欣可泣,在此數段耳。若一部《史記》,篇篇都讀,字字都記,豈非沒分曉的鈍漢!(鄭燮〈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
上文對「讀書」一事的舉證與說明,敘述適當的是:
書信語言必須考慮寫信人與收信人的身分、關係。若依據上文鄭燮寫信給堂弟鄭墨的情境,適當的「信封啟封詞/提稱語/結尾頌詞」是:
統計數據
答對率: 50 %鑑別度: 39 %高分組答對率: 70 %低分組答對率: 31 %
相似題目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