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te
登入或註冊
題目內容
題目討論
提交紀錄
112-學測-社會-題組-63-65
中等
0
0
~~~~
全球飢餓指數(GHI)是衡量各國飢餓或營養不良情況的指標,指數愈高,表示飢餓狀況愈嚴重。表4為世界各區GHI的分布,資料中顯示,全球的飢餓狀況雖已有改善,但區域間飢餓情況差異仍然巨大。
~~~~
飢餓或營養不良皆與糧食供應有關。根據統計,全球小麥及其他糧食總產量其實超過全球人口消費量,所謂「糧食危機」並非產量不足,而是分配不均的結果。例如: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國,卻有四分之一人口處於饑荒狀態。值得注意的是,各地經常發生的氣候異常現象,也加劇全球糧食分配不均的問題。請問:
從表4可見「漠南非洲」飢餓指數高於世界其他地區,其與十九世紀下半葉歐洲多國在非洲的剝削與掠奪有關。以下何者是發生於當時的歷史事件?
若僅針對表4內容,可推論21世紀全球的糧食生產,最可能出現下列哪項發展過程?
若以圖10描述全球小麥及其他糧食的生產與消費組合,圖中的P點為滿足全球糧食消費的組合,請根據題文資訊,在答題卷表格左欄,以
直線
連結橫軸與縱軸上各一圓點,繪出
一條
符合題文之生產可能線示意圖,並從題文摘述判斷的依據。(3分,25字內;左欄錯誤或未作答,本題不計分)
判斷依據:
顯示答案
提交答案
統計數據
答對率: 41 %
鑑別度: 35 %
高分組答對率: 59 %
低分組答對率: 24 %
相似題目
留言 (0)
按這裡登入,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