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工業革命於 1760 年在英國開始後,人類對於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的使用滿足了經濟發展和產業革命的需求,然而這些化石燃料的燃燒,也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節節上升,如圖 15(a) 所示。除了二氧化碳之外,人類對化石燃料的運用也在環境中留下許多痕跡,鉛元素便是其中一個例子。圖 15(b) 是英國某湖泊岩心(岩芯)中 1700 年以來的鉛濃度變化,圖 15(c) 則是 1700 年以來,該岩心中的鉛-206與鉛-207的比例 (
X206X22206Pb/X207X22207Pb) 變化。煤和石油有著不同的鉛同位素訊號,如英國地區煤的
X206X22206Pb/X207X22207Pb比例為
1.186,石油的
X206X22206Pb/X207X22207Pb 比例為
1.067,分析岩心中鉛濃度以及鉛同位素比例,便能推測該地過去化石燃料的使用情形。鉛-206及鉛-207是鉛元素常見的穩定同位素,來源可能是岩石、地下水、煤或石油,同時也可能從鈾元素衰變而來。鈾-238具有天然放射性,其質子數為 92,中子數為 146,會歷經衰變過程,轉變成穩定的鉛-206原子,如下式(2)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