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學測試辦-社會-題組-60-64
宋朝時期,雖然北方受遼、金威脅,西北也有西夏不時侵擾,但國內經濟蓬勃發展。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區,農業、手工業興盛,是當時中國的經濟重心;科學技術如造船、指南針等也有長足的進步,海上貿易發達。宋朝和南洋群島及中南半島的交趾、占城、暹羅、柬埔寨等地,發展成「南海貿易體系」。根據《宋會要》和《諸蕃志》記載,當時主要的貿易商品有香料、藥材、瓷器、絲織品、漆器等。貿易體系中的柬埔寨,於十九世紀淪為法國保護國,1953年才獨立;然獨立後長年戰亂,為結束內戰、重建和平,柬埔寨各方勢力與國際代表在法國巴黎簽訂《柬埔寨和平協定》,決議由某國際組織直接接手,於1992至1993年成立過渡時期權力機構,以協助該國重建和平政府,舉行自由公正的全國大選,並制定新憲法。請問:
依題文推論,協助柬埔寨重建和平政府的國際組織,其任務尚包括下列何者?
依題文推論,協助柬埔寨重建和平政府的國際組織,其任務尚包括下列何者?
就題文判斷,下列何者是宋朝「南海貿易體系」的特徵?
宋朝南海貿易體系的形成,除了外部形勢,亦有內在條件的配合。請依答題卷提示,分析該體系形成的重要因素,並說明這些因素所產生的現象或影響。
形成的重要因素產生的現象或影響
外部形勢 西夏勢力的興起 阻絕舊有的對外貿易路線}
內在條件 經濟重心南移
宋朝南海貿易體系中,不同商品的貿易方向與船運時間皆不同,如絲織品於冬半年(10月至3月)運往柬埔寨,藥材則在夏半年(4月至9月)運往泉州。今有香料及瓷器兩樣貿易商品,請「擇一」參考示例在答題卷從起點以箭頭標示該商品貿易方向,航線左側空格填入商品名稱(香料或瓷器),右側填入船運時間(夏半年或冬半年)。
統計數據
相似題目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