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三
附生性蘭花如蝴蝶蘭是常見的觀賞花卉,此類花的花粉不是散生粉粒狀而是黏聚成花粉塊,以誘引昆蟲為其授粉。蘭花種子沒胚乳,無法像別的種子植物靠自己養份萌芽。臺灣科學家為了解蘭科植物花形演化的謎題,與國際團隊合作研究附生性蘭花與較原始的地生性擬蘭花在基因表現上的差異。從形態上觀察,附生性蘭花可以攀附樹幹生長且具有唇瓣;而地生性擬蘭花不具攀附樹幹能力,也不具有唇瓣,但其花瓣呈現對稱性(圖9);花粉維持散生原始型態。從基因表現量的研究,發現下列二項結論:(1)唇瓣花中的B基因與E基因的表現量較高;(2)附生能力與A基因表現高有關。此外,科學家也比較蘭花及種子植物的基因體,得到另兩項推論:(1)失去P基因和蘭花演化出花粉塊有關;(2)失去M基因則影響胚乳種子形成。依據上文內容和習得的知識,回答第42-43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