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學測試辦-社會-題組-35-37
1494年,葡、西為了解決兩國在海上的競爭,在教皇主持下簽訂條約,約定西經46.5度以西發現的陸地歸西班牙,以東則歸葡萄牙。依據此條約,西班牙積極向西發展,不僅占有大部分的中南美洲,更將勢力推進到菲律賓與南洋群島,而與東來的葡萄牙發生衝突。十六世紀,西班牙在太平洋開闢大帆船貿易航路,圖5是1564年從墨西哥阿卡普爾科(Acapulco)啟航的海圖記錄。該貿易航路雖因運輸周期長,且自然條件不佳,容易發生海難,但替西班牙帝國創造極為豐厚的利源。從阿卡普爾科輸出白銀、黃銅以及可可等作物;從馬尼拉輸入絲綢、瓷器、棉布、象牙、茶葉等,一趟航程可獲利5、6倍,也讓許多亞洲國家獲得相當大的利益,更促成亞、美二洲之間的物種大交換。請問: image.png
導致大帆船貿易航路容易發生海難的原因,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圖5顯示,大帆船從馬尼拉返航阿卡普爾科時的航線,和從阿卡普爾科啟航到馬尼拉的航線不一致。下列何者是導致啟、返航路線不一的最主要原因?
大帆船貿易航路的發展,與下列明、清之際中國哪一現象或發展關係最密切?
統計數據
相似題目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