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te
登入或註冊
題目內容
題目討論
提交紀錄
111-分科測驗-公民-題組-37-40
中等
0
0
某建商看中某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開發成本較低,決定興建渡假村。當地縣政府認為渡假村有助經濟發展與促進原住民就業,故積極提供行政協助,快速核發開發許可,而承辦開發許可的縣府科員恰巧是建商大學同學。此案引發當地原住民強烈抗議。數個公民團體也指控,該案的環境影響評估程序不完備,且一再忽視公民團體訴求,更批評承辦公務員未事先自行迴避。另有學者指出,此開發案爭議根源,在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及其文化未受主流社會肯認,這也是原住民族曾在總統府前長期抗議的原因;此種抗議強調為自身文化與認同發聲,與著眼於爭取權益的抗爭有所不同。因爭議擴大,縣議會做成決議,要求縣政府提出專案報告。此案經媒體披露,也引發民眾不同意見。請問:
依據題文,原住民族在總統府前進行長期抗爭所欲爭取的目標,和以下哪項社會運動最接近?
依照行政程序法與其他相關法規,下列何種情況會造成開發案的許可違法?
下列關於本開發案外部成本的說明,何者最為正確?
以下民眾對本開發案的意見,哪項最切合民主治理對行政過程的課責要求?請在答題卷表格先勾選一項意見,再說明該意見符合民主治理對行政過程課責的理由(5分;左欄未勾選或勾錯,則本題不計分;右欄抄錄題文或左欄文字,視同作答錯誤)。
勾選一項意見
符合民主治理對行政過程課責的理由(40字內)
顯示答案
提交答案
統計數據
答對率: 64 %
鑑別度: 24 %
高分組答對率: 74 %
低分組答對率: 50 %
相似題目
留言 (0)
按這裡登入,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