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分科測驗-歷史-題組-38-40
中等
以下是三則關於古代中國國際互動的資料:

資料甲:《禮記》指出,周王戰勝商王後,為穩定政局,曾大封親戚,在夷人地區(今山東)建立魯、齊等國,以資鎮守,並封建傳說中華夏古國夏人的後裔於杞(鄰近河南),其後杞移徙到山東境內。

資料乙:《春秋》記載,春秋初期(公元前八世紀末)以來,長期與魯國聯姻的杞國,因行禮不敬,而常與魯國發生磨擦。春秋中期,魯國甚至因杞國行夷人之俗,不願視杞為政治同盟。

資料丙:《左傳》記載,春秋晚期(公元前六世紀下半),華夏國家盟主晉國(今山西)國君要求列國派人協助修葺母家杞國的城牆,但遭列國以杞是夏人後裔卻行夷禮為由,反唇相譏。
結合上述資料設計一個小論文,最適合的論文題目是:
根據上述資料,春秋時期國際間區分「我群」與「他者」的標準為何?
根據上述資料,春秋時期以降,杞國和華夏各國的外交關係出現怎樣的變化? 原因為何?
統計數據
答對率: 53 %鑑別度: 39 %高分組答對率: 73 %低分組答對率: 34 %
相似題目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