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te
登入或註冊
題目內容
題目討論
提交紀錄
108-學測-社會-題組-60-63
中等
0
0
柬埔寨為中南半島的文明古國,昔稱扶南,後名真臘、高棉帝國。真臘和鄰近的占城、暹羅等地,是宋代成形的「南海貿易體系」成員,當時中國和東南亞間的貿易商船往來不絕,許多東南亞的物種隨貿易活動傳入中國。《宋會要》記載:紹興3年進口商品中,以香料、藥材、珍寶為主。《諸蕃志》也列舉中國商人在真臘、占城等15個地區販售的商品有瓷器、絲織品、酒、漆器等。柬埔寨於十九世紀淪為法國保護國,1953 年才獨立;但獨立後長年動亂,某國際組織乃通過決議,在該國成立柬埔寨臨時權力機構,於 1992 年至 1993 年協助該國重建和平政府,舉行自由和公正的選舉並制定新憲法,使該國恢復正常秩序;這也是該國際組織第一次接手管理一個獨立國家。該國政局較為穩定後,臺商也陸續到該國投資紡織成衣、製鞋、農產、木材加工等產業。請問:
若僅以題文中有關宋代「南海貿易體系」的敘述作為推論依據,可直接由上述資料獲得下列哪項結論?
題文指出的臺灣相關產業陸續到柬埔寨投資設廠,最適合用下列哪一概念解釋?
下列何者是題文資訊提及之國際組織所致力的主要工作之一?
若根據支出面計算 GDP,則題文中發生的各項政治經濟活動,理論上何者會對柬埔寨該年度的 GDP 上升有直接的影響?
顯示答案
提交答案
統計數據
答對率: 55 %
鑑別度: 37 %
高分組答對率: 73 %
低分組答對率: 36 %
相似題目
留言 (0)
按這裡登入,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