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分科測驗-公民
中等
某移工權益協會倡議合理工時之立法,但一直未獲輿論支持。學者指出,行動成效不彰原因,除記者常引述不實資訊且不理會移工團體澄清之要求外,移工製作的議題短片,也幾乎無媒體頻道可播出。依據前述,倡議行動成效有限的原因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小嘉讀到教育有助階級流動的理論,之後查閱資料時發現,某個經濟起飛國家晚近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明顯增加,於是主張「該國已突破階級複製成為開放社會」;但小文提出另一份該國資料,質疑小嘉主張難以成立。下列何者最可能是小文的資料?
我國政府機關曾因新冠肺炎疫情將土地徵收審議小組等實體審查會議改為線上舉行。有學者批評若無相關配套,恐嚴重侵害民眾權利,尤其偏鄉民眾、長者及經濟處境不利群體的需求較難被重視。以下哪項情況和該學者的批評最相關?
某社會運動者回顧近20年該國勞工運動發展時說:「…早年很多公司薪水超低、工時超長,所以大家當時努力推立法保障基本勞動條件。後來覺得,每個工作環境要爭取的保障其實不全然一樣,重點應該是讓勞工表達需求,所以我們就推勞工自行組織、討論,向資方爭取權益」。若僅依據此口述史推論,下列何者最可能是該國晚近勞運訴求?
在一場社會不平等的研討會中,某非裔學者指出:為抵抗白人的汙名化,許多非裔社會運動者喜歡強調非裔與白人一樣強健、具職場生產力,甚至比白人優秀;但這種強調非裔強健意象的說法,卻讓人們忽略非裔群體中身心障礙者的困境。此學者對不平等的主張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小華為完成「公民與社會」報告,閱讀美國民權運動和我國太陽花學運等社會運動事例,以探究公民不服從的正當性。下列何者最適合當作這份報告的立論基礎?
某民主國家的國會議員選舉,可由各地最高層級的地方政府決定當地國會議員選舉規則。有的地方政府採取得票最多者當選;有的要求得票數必須過半,若無人過半就由得票較多的兩人進入第二輪投票對決。依據前述資訊判斷該國的中央與地方政府權限劃分,下列推論何者最可能?
小艾蒐集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僅有的三份「歷史決議」,並整理出以下摘要表。此摘要表最能夠佐證中國政治的何種特性?image.png
甲使用公開的網路論壇發表時事評論,某日乙在甲貼文下留言表達強烈不贊同,甲憤而將乙留言刪除,乙向甲抗議:「你侵害我的言論自由,我要去法院打官司」。不過,歷經所有訴訟審級,乙於2022年3月敗訴確定。從言論自由與權利救濟的觀點,下列敘述何者合乎我國法律規範?
年滿15歲的小安在夜市飲料攤打工,跟老闆約定報酬和工作時間,也得到父母同意,工作愉快。某晚勞工局執行勞動檢查時,發現小安逾時夜間工作,將老闆移送法辦。有關此事件涉及的勞動法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在網路向乙公司購買衣服,收到後發現顏色與電腦螢幕顯示不同,故聯絡乙欲退貨退款。乙表示「網站有明顯標示『貨物售出,恕不退貨,僅能依同等價額換貨』」,但甲堅持退貨退錢。關於甲乙間交易的權利義務,下列敘述何者最適切?
某私立高中校規明定:「學生不得在校內舉辦政治活動,違反者記小過;情節重大者,記大過或予以退學。」該校學生甲與同學深感氣候變化問題影響未來世代生活甚鉅,某日合作舉辦「抗議全球暖化」快閃活動,由甲演說三分鐘,抗議全球暖化問題造成之危害。事後,校方認定該活動具政治性,將甲與舉辦活動之其他同學各記小過乙次。關於甲就此能否提出法律救濟,下列敘述何者最適當?
甲是13歲國中生,加入幫派後不再去學校。某日因該幫派與其他幫派發生糾紛,甲毆打其他幫派成員,造成對方受重傷而被警方逮捕。依據我國司法制度,以下關於本案的評論何者正確?
甲到乙經營的小吃店用餐,和乙激烈爭吵,甲以手機將吵架過程錄影;之後乙顧及其他顧客仍在用餐,就不收甲的餐費讓他離開。幾天後,甲未經查證便在網路指控乙使用過期食材,並將乙照片上傳網路,加以辱罵。甲的行為造成乙小吃店營業損失慘重,乙氣憤不已,幾天後過世。其配偶丙決定採取法律行動。依據現行法律規定,以下各項丙可能採取的法律行動何者正確?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國陸續採取封城措施,但此項措施引發民眾反彈。有人以堅定口吻說:「政府絕對不能封城,這樣我就會沒工作,很快就沒飯吃,雖然病死和餓死的結果都一樣,但我寧願是上班染疫病死,也不願沒工作餓死。」若以機會成本的觀念來評估,下列哪項政策最可能改變這位民眾的選擇?
俄烏戰爭發生後,俄羅斯面對西方國家經濟制裁,盧布一度大幅貶值。俄國央行在今年2月底調升利率,由原本的9.5%一口氣調升至20%。下列何者最能解釋俄國央行所採取之政策原理及目的?
閱讀以下四格漫畫: image.png 就所得與物價的關聯而言,下列哪項指標衡量的意涵最可用來解釋最右格的論點?
某國的香蕉價格一向波動甚大。某年儘管該國農業部前一年已經提出警告:「如果沒有颱風,價格會很低。」但農民仍然大量搶種,最後香蕉的價格果然崩盤。下列何者最能夠適當詮釋上述香蕉價格崩盤的結果?
題組 19-20 (4分)
我國的《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保障同性婚姻,使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皆擁有結婚的權利。該法實施至今,許多民眾透過各種管道發聲表達認同及支持,但也持續有反對的聲音。另外,在現行制度下,我國國民的同性伴侶若為外國人,且其所屬國家的法律不承認同性婚姻,則伴侶雙方在我國便無法結婚。因此有公民團體倡議,應進一步修法保障跨國同性伴侶,但這項倡議,也引發不同立場團體的質疑。請問:
依據題文,該法最能落實以下哪項與人權有關的理念?
未來若要透過修法解決同性伴侶跨國婚姻的爭議,下列哪項作法最符合審議民主的精神?
題組 21-23 (6分)
某高中提供公民與社會科線上學習教材,引導學生分組延伸探究。圖1和圖2是某項主題的學習頁面,請據以回答下列問題:image.png
某學習小組針對【學與思1】提出臺海關係的推論,依據圖1資料最足以支持哪項推論?
圖2所點出的學齡兒童就學率現象,最能做為下列哪個社會階層化論點的例證?
依據圖1和圖2資料,下列何者最適合當作該線上學習教材的主題?
題組 24-25 (4分)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曾有電視節目針對某三代同堂七口之家,做了病毒擴散的模擬實驗,以特殊螢光劑追蹤全家人互動的觸摸軌跡。結果顯示:有六人在兩小時內接觸到的模擬病毒量就已達危險等級,唯獨奶奶平安無事,身上幾無螢光反應。事後分析發現,由於家務主要由奶奶負責,她的雙手一直與水為伍,模擬病毒的螢光劑就一直被水沖掉。節目最後盛讚奶奶家事做得完美,不僅善盡家庭責任,也是防疫表率。然而,評論者指出,這種稱讚僅片面選擇、歌頌特定現象,可謂透過媒體再現強化了性別不平等。
依據題文,評論者認為節目的稱讚強化性別不平等,最可能基於下列哪項理由?
依據上文,下列何者能正確描述奶奶的勞動參與以及對GDP統計的影響?
題組 26-28 (6分)
據媒體報導,因飼料價格上漲,加上禽流感肆虐、蛋商囤貨等因素,即便今年年初蛋價已上漲三成,市場依然一蛋難求,民眾苦不堪言。為了因應市場缺蛋現象,各方採取多項措施,例如:(甲)店家限制顧客每次只能購買2盒雞蛋,政府(乙)亦公告補貼蛋農生產的獎勵措施(丙)宣布蛋價凍漲,要求售價不得超過每台斤35元,並(丁)進行現場稽查,嚇阻蛋商囤積行為。不過蛋商普遍反映收購價格及運輸成本均不斷提高,漲價為不得已,除非政府提高補貼才可能「凍漲」。另外運輸業不滿政府只補貼蛋農,因為他們也面臨油價大漲的壓力。請問:
以下何種情形可能構成公平交易法上的聯合行為?
題文哪項措施最無助於解決市場雞蛋供不應求的現象?
其他條件不變下,今年年初的雞蛋價格變動,最可能導致下列何種市場效果?
某高中老師安排全班同學到音樂廳聆聽交響樂演出。從未去過音樂廳的甲生很緊張,除事前煩惱當天應如何穿著才「得體」外,欣賞過程中也擔心自己表現不適當,連何時該拍手都怕抓錯時機。相對地,乙生因常跟家人購票去音樂廳觀賞演出,故活動過程中從容不迫,事後老師也讚揚乙生舉止優雅、具備良好音樂欣賞素養。若從社會階層化角度分析上述事件中「資本與社會平等」的關係,下列哪些為適當之論點?
某憲法學者分析我國目前憲政運作的缺失後,主張透過修憲,使中央政府體制更具有內閣制精神。下列哪些是該學者可能會提出的改革方案?
《原住民身分法》要求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結婚所生之子女,須跟著具有原住民身分的父親或母親的姓氏,或取原住民傳統名字,才能取得原住民身分。這導致部分有原住民血統的民眾,因為隨著非原住民的漢人父親取了漢姓,而無法取得原住民身分。憲法法庭認定,此種情形違反憲法所保障有關原住民身分認同之人格權,亦牴觸種族平等及性別平等。下列有關性別平等原則的判斷,哪些符合本件憲法判決的精神?
前陣子加拿大極端大雨以致馬鈴薯供給大減。由於馬鈴薯在北美是主食,在亞洲不過是點心,故出口商暫緩供應冷凍薯條到亞洲市場。日本國內也生產馬鈴薯,但成本太高,速食店因此祭出薯條限購。臺灣也出現薯條缺貨,店家則推出地瓜薯條因應。前述薯條缺貨的現象可作為以下哪些推論的佐證?
題組 33-34 (7分)
某立委針對檢察官偵查中的公務員貪瀆案件,質詢檢察機關最高首長,要求檢察機關在一個月內起訴,否則首長應下台,並要求檢察機關配合立法院調查,提供該案件相關證據。某學者得知此事後投書報紙,文章標題:「立委揭弊仍應注意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內文指出:「檢察官若於起訴前提供相關證據給立委,可能讓案情洩漏,再加上媒體推波助瀾,恐怕法院未審結,輿論便已認定嫌疑人有罪,因而影響其受公平審判的權利,若最後發現不構成犯罪,當事人的隱私、名譽也已遭受無法回復的損害。」請問:
從憲法基本原則來看,關於立委要求限期起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依據題文,學者文章標題所指原則最可能為何?此原則對保障犯罪嫌疑人權利為何重要?請在答題卷表格左欄勾選原則,並於右欄摘述題文說明此原則為何重要的一項理由。
勾選原則此原則為何重要的一項理由(30字內)
題組 35-36 (7分)
今年初基本工資上調到25,250元,原本理論預測調高基本工資會引發失業,但臺灣今年面對的卻是缺工潮來襲。論者認為這是因為全球半導體短缺,臺灣相關產業的人才需求旺盛,間接吸走了其他產業的人力,加上疫情後有些人選擇離開職場,各行各業突然都缺人。請問:
下列何者最能正確描繪題文所述近來臺灣勞動市場狀況?
根據題文所述,臺灣今年勞動市場並未因調升基本工資而產生理論預測的結果,最可用下列哪一圖形解釋?請在答題卷先勾選正確的圖形,再依據圖形解釋,該基本工資之調整未符理論預期的原因。
A圖
B圖
image.pngimage.png
C圖
圖例說明:
勞動供給左移(S1S2S_1 \rightarrow S_2
勞動需求右移(D1D2D_1 \rightarrow D_2
image.png
根據所選圖形,說明該基本工資之調整未符理論預期的原因(30字內)
題組 37-40 (11分)
某建商看中某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開發成本較低,決定興建渡假村。當地縣政府認為渡假村有助經濟發展與促進原住民就業,故積極提供行政協助,快速核發開發許可,而承辦開發許可的縣府科員恰巧是建商大學同學。此案引發當地原住民強烈抗議。數個公民團體也指控,該案的環境影響評估程序不完備,且一再忽視公民團體訴求,更批評承辦公務員未事先自行迴避。另有學者指出,此開發案爭議根源,在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及其文化未受主流社會肯認,這也是原住民族曾在總統府前長期抗議的原因;此種抗議強調為自身文化與認同發聲,與著眼於爭取權益的抗爭有所不同。因爭議擴大,縣議會做成決議,要求縣政府提出專案報告。此案經媒體披露,也引發民眾不同意見。請問:
依據題文,原住民族在總統府前進行長期抗爭所欲爭取的目標,和以下哪項社會運動最接近?
依照行政程序法與其他相關法規,下列何種情況會造成開發案的許可違法?
下列關於本開發案外部成本的說明,何者最為正確?
以下民眾對本開發案的意見,哪項最切合民主治理對行政過程的課責要求?請在答題卷表格先勾選一項意見,再說明該意見符合民主治理對行政過程課責的理由(5分;左欄未勾選或勾錯,則本題不計分;右欄抄錄題文或左欄文字,視同作答錯誤)。
勾選一項意見符合民主治理對行政過程課責的理由(40字內)
題組 41-44 (11分)
19世紀婦女運動興起時,便訴求女性參政與就業之平等。200年後的今天,這兩項平等實現了嗎?學者仍有不同意見。
    ~~~~在政治參與方面,人們常主張各國女性元首持續增加,女性的政治參與已趨於平等。但甲學者提醒,各國重要政治職務(如國會議員等)的性別比率仍是男高於女,因為傳統認為女性較不懂政治、欠缺參與技能,這不僅使人們較不支持女性從政,甚至導致女性即便具備能力,仍自我限縮、對政治事務卻步。
    ~~~~為改善此問題,許多國家在各種公職選舉訂定女性保障名額。但乙學者批評保障名額雖增加女性出任公職的機會,卻對未受保障者形成另一種歧視;另外,丙學者提醒,基於選舉制度差異,有些公職選舉適合規劃保障名額,有些並不適合。
    ~~~~至於就業平等,許多人認為統計顯示女性失業率低於男性,故現今女性就業並無不利,無須保障。但丁學者持反對意見,他主張應重視女性勞動參與率較男性低,僅看失業率無法完整掌握女性參與勞動市場的不利之處。請問:
有人認為乙的批評是對法律上平等原則的誤解,下列何項論述最能反駁乙學者?
考量丙學者的提醒,下列我國公職選舉中,哪項適合採取女性保障名額且論據最為合理?
下列導致失業率變動的原因,何者最符合丁學者分析就業問題時所使用到的概念?
若甲學者想以統計數據支持自己的論點,下列哪兩張統計圖最適合做為佐證?請在答題卷先勾選圖,並摘述與此二圖呼應之題文。
哪兩張圖最適合做為佐證?與左邊二圖呼應之題文(25字內)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