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學測-國寫
    ~~~~2007年臺灣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推出「不老騎士」計畫,帶17位平均81歲的爺爺奶奶,花費13天自行騎著摩托車環島1139公里。這群「不老騎士」中,有2位曾罹患癌症、4位需戴助聽器、5位患有高血壓,即使其中有人三進三出醫院,但還是完成了險峻路途的挑戰。這些騎士們曾是警察、軍人、牧師、老師或理髮師等,在不同人生經驗的交流中,豐富了彼此的視野。

    ~~~~2012年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則有「樂齡卡打車」(Cycling Without Age)運動。哥本哈根一位中年上班族奧利(Ole Kassow)有感於安養機構的老人家行動不便,於是利用下班時間,用三輪車載老人家外出兜風。老人開心地要求回到他們充滿回憶的地方,有些多年不說話的老人,開始滔滔不絕地說著自己與地方的故事;失智症患者變得不再暴躁;盲人對志工訴說他們聞到花香、聽到鳥鳴,感覺微風吹拂過耳際。志工駕駛員因此聽到許多生命故事,更進一步認識自己的城市,也彷彿和老人形成了某種奧秘的聯繫。

樂齡:對60歲以上年齡段的別稱,本文Without Age譯為「樂齡」,為「樂以忘齡」之意。
請分項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一):臺灣與丹麥的樂齡活動案例,都有堅定的推動者。請分析上文所述兩件案例,活動內容的關鍵差異是什麼?用意有何不同?文長限80字以內(至多4行)。(占4分) 問題(二):如果要帶長者在臺灣進行樂齡之旅,一定有許多待注意事項。請以「樂齡出遊」為題,寫一篇短文,說明樂齡出遊的意義,並思考如何照顧到長者在生理與情感上的需求。文長限400字以內(至多19行)。(占21分)
    ~~~~關於地球的記憶
    ~~~~被文字固禁在課本裡
    ~~~~我們的筆尖游走在山脈和海洋
    ~~~~翻譯每片花瓣的嬌嫩和露水的清新
    ~~~~所有的言語 答案
    ~~~~都靜放在我們的課本裡
    ~~~~等待我們翻起這一切的序幕(節錄自薛憶婷〈我們的課本〉)

    ~~~~以上這首詩,從課本啟動天馬行空的遐想,瞥見知識豐富的樣貌。科學頑童費曼(Richard P. Feynman)曾說觀察轉動的餐盤,讓他得到很大的啟發,領略了興之所至的樂趣。物理課可讓我們發現萬物運行的迷人,生物課帶領我們進入細胞核遊歷,外語課讓我們聽見世界不同的文化。國文課堂上「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或「輕羅小扇撲流螢」,詩中情境也往往能讓人神遊於現實之外。中學教育的課程內容,是否曾經點燃你對知識的熱情?打開課本時,不知能否如〈我們的課本〉所述,揭開知識想像的序幕。

請回答下列問題:     ~~~~如上文所述,若能從不同角度切入課本,進入知識的想像,或許可以讓課本帶領我們經歷驚奇的旅程。請以「當我打開課本」為題,寫一篇文章,敘述任一學科課本對你的意義,書寫你探索課本內容、知識的經驗與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