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指考補考-生物
有一病毒的核酸含氮鹼基含量為 A:26%、G:26%、C:24%、U:24%。試推測下列何者最可能是此病毒的特性?
地球生命起源陸續出現對氧需求不同的生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下列關於臭氧洞的敘述,何者正確?
在石虎棲息地開闢車用道路所帶來的生態影響為何?
達爾文在西元1831~1836年隨小獵犬號出航,在加拉巴哥群島的觀察獲得許多啟發,又閱讀學習各種理論,最後提出天擇說。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表1為某湖泊內不同種類生物甲~己的體內殘留環境賀(荷)爾蒙的濃度。下列哪一個食物網最符合表1的結果?image.png
下列有關生態保育的策略,何者正確?
有關植物體內有機養分糖類的運輸,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冬季時常見植物葉子由綠變黃,然後經過凋萎、離層生成與葉子脫落等過程。此現象與植物直接受下列何種激素的作用有關?
下列有關花粉的觀察與萌發的敘述,何者正確?
科學研究發現,某些植物的生長會對藍光有反應,但不會對綠、紅、遠紅光產生反應。試問此植物的作用光譜應為下列何者?
人體的甲、乙、丙三種器官與葡萄糖代謝有關,甲能產生升糖素,乙能吸收葡萄糖,丙能將葡萄糖轉化成多醣儲存。試問甲乙丙依序為何?
膽鹽可乳化脂肪,以利脂肪消化,這是因為其具有親水端和疏水端之特性。下列何者的特性與其近似?
某生為了記錄實驗大鼠心臟的節律點電衝動訊號,他應將記錄電極放置於下列哪一個位置?
護士將藥物自病人右手靜脈打入身體內,該藥物在血液中主要循環的順序為何?
圖1為年輕人的骨骼。它具有下列何種特性?image.png
利用修改後的專一性免疫細胞注射入患者體內是治療癌症的方法之一。此免疫細胞會辨識癌細胞,經特定的作用殺死癌細胞。此免疫細胞為何?以何種方式殺死癌細胞?
下列有關反射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題組 19-20 (2分)
    ~~~~某研究生得知一種DNA病毒甲具有一段特定核苷酸序列vAP,可作為鑑定該病毒的序列。他想利用vAP建立一套快速鑑定病毒甲的核酸雜交法。研發過程需要大量的vAP片段,所以該研究生準備利用聚合酶連鎖反應PCR大量合成vAP。依習得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中,下列哪一個過程不是必要的?
在PCR合成大量vAP的過程中,不需加入下列哪一項材料?
胰島中 β\beta 的細胞可製造並分泌胰島素。此細胞從基因轉錄開始到分泌胰島素至細胞外的過程,需要下列哪些胞器或構造參與?
染色體核型分析可以用來篩檢染色體異常的遺傳性疾病。下列哪些疾病可利用此技術進行篩檢?
生物體有許多性狀是由多基因遺傳所控制,下列有關多基因遺傳的敘述哪些正確?
生態學家研究發現,氣候暖化會使蜜蜂生命週期提前,而需此蜜蜂授粉的植物,也出現提早開花的新物種。此過程包含哪些演化概念?
下列有關演化的概念,哪些正確?
下列哪些優良農產品,其改良方式的敘述是正確的?
圖2是某植物接受不同光週期(甲~戊)處理後開花與否的結果,其中丙與戊分別於連續黑暗處理時照射短暫的白光與紅光。根據圖2資料,下列哪些正確?image.png
下列有關在顯微鏡下觀察水蘊草細胞的敘述,哪些正確?
在小腸吸收養分過程中,哪些養分經由運輸蛋白,且以耗能的方式進行?
圖3是小腸絨毛結構。有關圖中標示的甲~丁構造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image.png
有關肝門靜脈構造與肝門脈循環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
某科學家研究腦垂腺的促腎上腺皮質素(簡稱 ACTH)分泌增加對實驗鼠生理變化的影響。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題組 33-34 (4分)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感染高峰期,其中包括肺炎鏈球菌的感染。我國疾管署於2013年10月起,提供75歲以上長者及2-5歲幼童施打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以減少長者及幼兒因感染肺炎鏈球菌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的風險。依上述資訊與習得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下列有關細菌的敘述,哪些正確?
有關肺炎鏈球菌的感染與疫苗,下列推測哪些正確?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發現抗瘧疾藥青蒿素,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下列有關瘧疾的敘述,哪些正確?
題組 36-38 (6分)
閱讀一
    ~~~~1897年嚴復譯自托馬斯‧亨利‧赫胥黎的《天演論》提及:「夫蜂有后,蜂王雌故曰后。其民雄者惰,而操作者半雌。採花釀蜜者皆雌而不交不孕,其雄不事事,俗誤為雌,呼曰蜂姐。一壺之內,計口而稟,各致其職。」。
    ~~~~1845年波蘭牧師約翰‧德濟宗提出,雄蜂無父且由未受精的卵直接發育,雌蜂才是從受精卵發育而來。後來的研究證實,雄蜂的基因數量為雌蜂的一半。然此之後150年來,科學家一直不知道控制蜜蜂性別的基因為何。直至2003年,德國科學家馬丁‧比耶等人分離出一種稱為互補性決定子(簡稱 CSDCSD)的蜜蜂基因,CSDCSD 的套數可決定蜜蜂性別:雙套為雌,單套為雄。若受精卵的 CSDCSD 具有兩個不同型的等位基因時,兩個等位基因皆被活化合力製造出一種具有活性的蛋白質,能誘使受精卵發育成雌性;雌蜂則會按蜜蜂家族的需求進一步發育成工蜂或新蜂后。但是帶有一對同型 CSDCSD 的受精卵,發育後的個體會被工蜂移除。由於未受精的卵僅有一個等位基因 CSDCSD,無法合成有活性的蛋白質,因此卵成熟後發育為雄蜂。雄蜂體型較工蜂大,食量也大,因此工蜂會根據繁殖的需要和食物的多寡來決定雄蜂去留。依上文及所習得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根據文章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研究人員利用分子生物技術來阻斷卵的 CSDCSD 活性,推測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雄蜂於細胞分裂時,染色體的變化與下列何種情況最為相似?
題組 39-40 (4分)
閱讀二
    ~~~~蝴蝶蘭是臺灣重要出口花卉作物之一,屬於景天酸代謝(CAM)的植物,目前臺灣利用無性繁殖技術,快速培育成熟株。因考量成本,海運時,通常以多株植株緊密排列後裝箱,在黑暗下運輸約25日,但期間植株容易發生腐損,如葉片老化、落苞、消蕾等。蝴蝶蘭的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相互抑制作用,如果一直在高溫下栽培,植株無法抽梗,必須低溫誘導開花。另一方面,抽梗前的光照度對抽梗速率影響很大,低溫催花時,若光照度過弱或黑暗,不但會導致花朵數減少,也會使開花期延遲。
    ~~~~另外,臺灣與國際合作,以小蘭嶼蝴蝶蘭(Phalaenopsis equestrisPhalaenopsis~equestris)為標的,利用 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於2014年將其基因體解序,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全基因體解序的蘭科植物。小蘭嶼蝴蝶蘭基因體組裝後的大小為 1.16×1091.16 \times 10^9 核苷酸鹼基對(bp),預估有29,431個基因可轉譯成蛋白質。經由全基因體解序的結果,發現小蘭嶼蝴蝶蘭具有較多且多樣性的MADS-box C/D群(MADS-box C∕D-class)、B群AP3(B-class AP3)以及AGL6群(AGL6-class)等基因家族。這些基因家族的擴張,可能是造成蘭科植物和其他植物的花形態不同的主要原因。依上文及所習得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根據上文,下列推論哪些正確?
下列關於小蘭嶼蝴蝶蘭基因解碼的敘述,何者正確?
題組 41-43 (6分)
閱讀三
    ~~~~麩胺酸是腦中主要的興奮性神經傳導物質,腦中大部分的興奮性突觸都以麩胺酸為神經傳導物質。然而麩胺酸也是毒害神經細胞的厲害殺手之一。興奮性毒害(excitotoxicity)是指胞外麩胺酸超過正常濃度下,神經細胞的麩胺酸受器被過度活化,特別是NMDA型受器,使大量鈣離子進入細胞內,導致神經細胞處於極度興奮狀態與極高代謝壓力之下,進而開始產生死亡,中風時就可能發生這種情形。中風時,神經細胞會因為無法獲取足夠的能量,而不能維持其正常膜電位,也就是細胞膜會開始產生去極化,促使神經末梢分泌麩胺酸,隨即開始興奮大腦中的其他神經細胞,受興奮的神經細胞又再分泌更多的麩胺酸,造成神經細胞進一步的被興奮並分泌更多的麩胺酸,如此惡性循環,最終使得胞外麩胺酸濃度過高,導致許多神經細胞死亡,造成興奮性毒害。除遺傳因素外,興奮性毒害也被認為是造成漸凍人疾病(簡稱ALS)的可能原因之一。過去,關島的原住民嗜食一種富含興奮性毒素 β\beta-甲基氨基丙氨酸(簡稱 β\beta-MA)的原生植物, β\beta-MA 能接合並活化麩胺酸受器,進而引起興奮性毒害,導致食用者出現的症狀如ALS病徵,成為該族群常發生的一種特有疾病。經教導居民停止攝取這些植物後,這項疾病在關島已鮮少再發生。
本文主要闡述的內容為何?
由本文推測,下列哪些作法可能降低中風病人神經細胞的傷害?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造成興奮性毒害?
某生進行溫度對水蚤心搏影響的實驗後,記錄實驗步驟原理與觀察結果,並繪製水蚤外觀及解剖方位簡圖(圖4)。試問下列哪些正確?image.png
題組 45-46 (4分)
    ~~~~為了瞭解光合作用中光反應的還原作用,某生利用 0.5 M 蔗糖溶液從菠菜葉分離出葉綠體後,於 A~D 試管中進行希爾反應;各試管的實驗內容與處理如表2所示。根據表2及習得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image.png
下列有關此實驗的敘述,哪些正確?
下列有關此實驗後的結果或相關推論,哪些正確?
某生在顯微鏡下進行顯微測量,已知載物台測微器每一格的長度為 5 μm,請問圖5細胞的長度大約為何?image.png
某生利用色層分析分離法進行葉片中的葉綠素a、葉綠素b、胡蘿蔔素及葉黃素等光合色素的分離實驗。a~e是重要的操作步驟如下:
a. 以 70℃ 烘乾菠菜葉片,再用硏缽磨成粉狀
b. 加入 10% 丙酮研磨至泥狀,用濾紙過濾,取濾液待用
c. 取一長條濾紙,將前端 1.5 公分剪成尖形
d. 用毛細管吸取濾液,將濾液點在離濾紙尖端 3 公分處,重複數次
e. 將濾紙放入裝有展開液(石油醚:丙酮=10:1)的量筒內,經密封、靜置後,觀察並比較光合色素的上升及分離情形
根據以上的實驗操作步驟過程及結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題組 49-51 (6分)
某生整理臺灣森林植物的名錄,根據這些物種出現的海拔,區分成甲、乙、丙三種不同的森林生態系,表3是三種生態系的主要植物種類。根據表3及習得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image.png
甲、乙分別為何種生態系?
甲: 生態系
乙: 生態系
依據濕度,將甲、乙、丙由低到高做排列。
(無須以標點符號分隔)
臺灣黑熊可能出現在哪些生態系中? (無須以標點符號區隔,並請按照甲乙丙順序填入)
題組 52-54 (6分)
人體內耳含司聽覺與平衡覺的器官,這些平衡器官都有囊狀的構造,其內充滿淋巴液。聲波或運動及姿勢改變時,這些感覺器官的淋巴液會受到震動或流動,刺激浸泡在淋巴液中的感覺受器細胞,並使其分泌神經傳導物質,進而影響感覺神經纖維的電衝動。這些感覺神經纖維電衝動的改變分別傳入大腦司聽覺與平衡覺腦區,經計算與分析而形成聽覺與平衡覺。依習得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內耳中司聽覺的器官為耳蝸,而司平衡覺的器官為何?
聽覺和平衡覺的感覺受器細胞分別為何?
聽覺: 細胞
平衡覺: 細胞
感覺受器細胞受淋巴液流動刺激後,細胞膜上發生什麼變化而引發神經衝動?(1分)
然感覺受器分泌神經傳導物質愈多,感覺神經纖維電衝動(動作電位)數目與頻率增加,但單一電衝動大小不變,此種電衝動產生的特性稱為什麼?(1分)
題組 55-57 (6分)
當人體受到病原體感染時,首先由先天性免疫進行防禦,包括吞噬作用。圖6是某些防禦細胞進行吞噬病原體的過程之示意圖。根據習得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image.png
感染時,主要有哪些吞噬性免疫細胞會到達感染部位,以吞噬病原體?(試舉兩例)
細胞、
簡述圖6中的過程 ① 發生什麼事件?(1分)在過程 ② 中,病原體為什麼被分解?
過程 ①:
過程 ②:
感染時,啟動並活化哪些先天性防禦作用可以增強吞噬作用,包括增加吞噬細胞數和吞噬活性?(試舉兩例)
素、 反應
題組 58-60 (6分)
圖7是某類植物特定部位的橫切面。image.png
根據圖7,此植物最有可能屬於何類植物(雙子葉或單子葉)? 植物(1分)
為何種器官的橫切面? (1分)
針對此植物如圖7所示,圖中甲~庚中哪些構造會儲存養分?
根據圖7,圖中甲~庚何者是由厚壁細胞構成? (若有數個答案,請依照甲~庚的順序填寫且無須以標點符號分隔)(1分)
何者是由薄壁細胞構成且含有較多葉綠體?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