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學測試辦-國文
下列「」內的字,讀音前後相同的是:
下列文句,完全沒有錯別字的是:
依據下文,其中所謂「寫信的藝術」,敘述最適當的是:
    ~~~~有一位大文豪寫了一封信給女兒,加了下列道歉的註解:「抱歉,我今天沒有時間好好思考,所以寫了五頁長的信。如果我有充分的時間,這會是一封一頁長的短信。」這註解道出了不少寫信的藝術。(改寫自黃崑巖《給青年學生的十封信‧序》)
依據下文,關於建築師北川原溫(1951-)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二戰後新生一代的建築師,依唯理現代主義建造系統化的都市。七〇年代的建築師們只須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表現對現代都市的讚美與期待。但面對日本都市成長的科技化、電子化,北川原溫認為整個日本都市發展已經產生種種反人性、反生態等問題,而且無可救藥,因此,死亡與毀滅成了北川原溫面對現代主義都市所做出的建築宣言,無論是SCALA大樓上方黑色冠座突出的「死亡跳板」,或是RISE戲院外壁看似飄揚,卻又凝固靜止的厚重簾幕,都是用來表達一種死亡的氣息。(改寫自李清志、高晟〈第九交響曲與死亡建築〉)
依據下文,敘述最適當的是:
    ~~~~鷦鷯,小鳥也,生於蒿萊之間,長於藩籬之下,翔集尋常之內,而生生之理足矣。色淺體陋,不為人用,形微處卑,物莫之害,繁滋族類,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樂也。彼鷲鶚鵾鴻,孔雀翡翠,或淩赤霄之際,或託絕垠之外,翰舉足以沖天,嘴距足以自衛,然皆負矰嬰繳,羽毛入貢。何者?有用於人也。(張華〈鷦鷯賦〉)
下列敘述,最符合圖中詩人想法的是: image.png
狸奴、銜蟬:貓的俗稱。
細柳:漢代名將周亞夫的軍營名稱,以紀律嚴明著稱。
張李德和〈畫菊自序〉:「竊慕管夫人之墨竹,紙上生風;敢藉陶彭澤之黃花,圖中寫影」,四句為一組駢偶,形式為一、三句相對,二、四句相對。下列文句,具有相同形式的是:
有專家評歸有光:「自明之季,學者知由韓、柳、歐、蘇沿洄以溯秦漢者,有光之力也。雖然,有光之文,亦自有其別成一家而不與前人同者。蓋有光以前,上而名公巨卿,下而美人名士之奇聞雋語,劌心鉥目,斯以廁文人學士之筆。至有光出,而專致力於之描寫。」若以〈項脊軒志〉為代表案例,內的詞語,最適當的是:
劌:割。
鉥:刺。
題組 9-10 (4分)
    ~~~~昔罽賓王結罝峻卯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後鳴,何不縣鏡以映之?」王從其意。鸞睹形悲鳴,哀響沖霄,一奮而絕。嗟乎!茲禽何情之深。昔鍾子破琴於伯牙,匠石韜斤於郢人,蓋悲妙賞之不存,慨神質於當年耳,矧乃一舉而殞其身者哉!悲夫!(范泰〈鸞鳥詩序〉)
罝:網子。
依據上文,關於罽賓王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上文認為鸞鳥「一奮而絕」的原因,最符合作者推想的是:
題組 11-13 (6分)
甲:
    ~~~~4500年前,蘇美楔形文已提到大蒜。大蒜用於醫療,與食用歷史一樣久遠。古埃及《艾伯斯手卷》、古印度《揭羅迦本集》均記載多種大蒜療病藥方。當代研究也認為大蒜對痢疾、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有防治功效,但這些研究多來自體外或動物實驗,尚待人體試驗證實。例如曾有研究指出大蒜能降低膽固醇,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2007年發表的人體試驗結果,卻不符原先的預期。
    ~~~~大蒜的辛辣味來自大蒜素,烹煮時的香味來自大蒜素的分解產物,主要是揮發性的誘烯醚。1944年,化學家卡瓦里托(Chester J. Cavallito)從蒜片萃取出大蒜素。但大蒜素原不存於大蒜裡,而是大蒜破裂時,細胞釋出的蒜氨酸酶將大蒜內含的蒜氨酸分解,所形成的化合物。大蒜素含丙烯基與氧化硫基,易與蛋白質的硫醇起作用,抑制一些酵素的活性,故具殺菌效果。大蒜素屬於硫化物,吃大蒜會產生口臭,即因硫化物釋出所致。
    ~~~~許多人認為大蒜素有益健康,且認為大蒜要生吃才有效。為了不讓胃酸破壞大蒜素,有些生技公司將蒜胺酸和蒜胺酸酶分別包進膠囊,希望在腸道形成大蒜素以獲致療效。但實驗證明達成度極低,吃太多大蒜素也會傷肝。
    ~~~~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硫化氫為三種氣態的神經傳遞物。由於大蒜會促進體內產生一氧化氮,易刺激興奮,影響心神,所以佛教、道教修行者皆禁食大蒜。(改寫自徐明達〈大蒜的化學〉)
乙:
image.png
薛己
《食物本草》
◆味辛,氣溫,有毒,屬火。主散癰腫䘌瘡,除風邪,殺毒氣,消食,下氣,健胃。
◆人喜食多於暑月,但生食久食,傷肝氣,損目明,面無顏色。
張秉成
《本草便讀》
◆雖極臭而又能闢臭,故凡一切腥臭之物,用此同煮,均可解之。
◆剛猛之性,耗散為多,道家稱其服之能損神伐性,不如外治之功為善也。少食卻能開胃進食。
依據甲文,關於大蒜素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依據甲文,乙表所述內容與大蒜素最不相關的是:
甲文、乙表均對大蒜特性有所說明,關於甲文、乙表的說明方法,最適當的是:
題組 14-16 (6分)
    ~~~~對比於中國傳統的思想,奧瑪‧珈音的許多表現都是「似曾相識」的。奧瑪‧珈音的詩意,使我想起孔子說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也使我想起莊子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從而聯想到李白的「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所謂「淡漠的悲哀」,到底是有的。《魯拜集》有另一方面對於我是新鮮的,這熟識與新穎的匯合就是《魯拜集》吸引力的來源。我意識到新穎的方面,是一個數理學者的觀點、信仰和感情。精通天文和數學的奧瑪‧珈音一定意識到,宇宙的規律可以探知,並可以用嚴密而美妙的數學方式表示出來。研究自然科學的人,都靠著一個不可少的信仰來鼓動及支持探索需要的苦功─宇宙的真理是簡單而美妙的;更根本一層的規律,更顯得簡單而美妙。這個信仰有宗教的力量,因而有感情的成分。
    ~~~~從另一方面說,研究科學者也是人,也經歷體味到人事的複雜,命運的渺茫,和人生的脆弱。他最高的邏輯告訴他,不管他剝去了多少層宇宙的秘密,不管他能多精密地計算天體的運動,物體的性質,他永遠不能了解自己,永遠不能了解人生最關鍵的問題:人生的目的是什麼?生死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這些問題需要能滿足心靈的答案,主觀的答案。這是客觀科學不可能供給的。一般人當然同樣地有這些疑問,也同樣地找不到答案。所不同的是,研究科學者知道數學在科學範圍內的偉力。他有過求答成功的經驗,因而樹起一個比一般人較高的繩衡答案的標準。他深信宇宙是莊嚴,美妙,有一定法則的,但是人的死生問題是一扇永遠打不開的門,這就是奧瑪‧珈音「淡漠的悲哀」的起源。(改寫自黃克孫《魯拜集‧序》)
奧瑪‧珈音(Omar Khayyam,1052-1122),波斯著名詩人、天文學家和數學家,亦為《魯拜集》的作者。
下列奧瑪‧珈音的詩歌,最不屬於文中「淡漠的悲哀」一類的是:
關於上文「我意識到新穎的方面」的說明,最符合文意的是:
上文關於奧瑪‧珈音對於宇宙或人世的探索,敘述最適當的是:
題組 17-19 (6分)
甲:
    ~~~~楊天一言:「見二鼠出,其一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似甚恨怒,然遙望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將過半,鼠奔來,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便捷,欻然遁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來,嚼如前狀。蛇入則來,蛇出則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於地上。鼠來嗅之,啾啾如悼息,啣之而去。」友人張歷友為作〈義鼠行〉。(蒲松齡《聊齋誌異》)
乙:
    ~~~~牛見齧於鼠,痛甚,圖復其仇。然鼠捷逸而趨穴,莫能得。牛乃以角抵牆,既憊而臥於穴旁。鼠復出齧其腹,即逝。牛大窘,不知所為。(林紓譯《伊索寓言》)
依據上文,下列解釋最不適當的是:
甲文小鼠面對同伴喪命,「瞪目如椒,似甚恨怒」,但蛇是鼠的天敵,鼠取勝不易,下列關於小鼠的應敵策略,敘述最適當的是:
張歷友為甲文之鼠作〈義鼠行〉歌頌牠的義舉,若要為乙文之鼠作詩,下列題名以及主旨,最不適當的是:
題組 20-21 (4分)
    ~~~~電腦運算技術剛萌芽時,政策制定者就基於科技可能會被用於侵犯隱私,而通過相關法規來保護隱私。但在巨量資料時代,這些法律防線已幾近失守,例如使用線上服務時,用戶是自願公開個人資訊,並不認為這是應該防堵的漏洞。
    ~~~~於此同時,我們擔心的不只是隱私,還有靠各種演算法所得到的預測。過去,人們靠量少、準確、具有因果關係的資訊下決定;如今,快速處理的巨量資料卻經常左右人們的決定,使人們陷入兩難─個人是否該因演算資料而多買保險?銀行是否該因演算資料而拒絕放款?警方是否該因演算資料而監控可疑人物?由此也將引發一項倫理問題: 究竟孰輕孰重?當依據統計學角度所得到的決策與個人意願相左,該如何權衡?
    ~~~~巨量資料對於各種緊迫的全球問題能提供極大的助益,它能提出許多預測結果,卻不能解釋背後的因果關係。而我們如何使用這項科技,也決定了人類的種種機制和自身,將朝向哪個方向改變。(改寫自麥爾荀伯格、庫基耶著,林俊宏譯《大數據》)
上文內最適合填入的文句是:
若依據上文進行 ①、② 兩項推論,最適當的研判是:
① 巨量資料只提供多種參考訊息,未必能提出正確因應之道。
② 巨量資料將顛覆當前的產業生態,賣資料會比賣硬體賺錢。
題組 22-23 (4分)
甲:
    ~~~~「單獨」是一個耐尋味的現象。我有時想它是任何發現的第一個條件。你要發現你的朋友的「真」,你得有與他單獨的機會。你要發現你自己的「真」,你得給你自己一個單獨的機會。你要發現一個地方(地方一樣有靈性),你也得有單獨玩的機會。我們這一輩子,認真說,能認識幾個人?能認識幾個地方?我們都是太匆忙,太沒有單獨的機會。說實話,我連我的本鄉都沒有什麼了解。康橋我要算是有相當交情的,再次許只有新認識的翡冷翠了。(改寫自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
乙:
    ~~~~你不但不須約伴,每逢這樣的遊行,你也不必帶書。書是理想的伴侶,但你應得帶書,是在火車上,在你住處的客室裡,不是在你獨身漫步的時候。什麼偉大的深沉的鼓舞的清明的優美的思想的根源不是可以在風籟中,雲彩裡,山勢與地形的起伏裡,花草的顏色與香息裡尋得?自然是最偉大的一部書,葛德說,在他每一頁的字句裡我們讀得最深奧的消息。只要你認識了這一部書,你在這世界上寂寞時便不寂寞,窮困時不窮困,苦惱時有安慰,挫折時有鼓勵,軟弱時有督責,迷失時有南鍼。(改寫自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閒話〉)
下列敘述,最能涵蓋甲、乙二文之意的是:
依據甲、乙二文,下列 ①、② 對古典詩詞的詮釋,最適當的是:
①「深齋嘗獨處,詎肯厭秋聲。翠篠寒愈靜,孤花晚更明」,可呼應甲文所述:人在單獨中能發現一個地方的靈性。
②「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可呼應乙文所述:人可藉自然景物獲得心靈慰藉。
題組 24-25 (4分)
    ~~~~樂天既老,又病風,乃錄家事,會經費,去長物。妓有樊素者,年二十餘,綽綽有歌舞態,善唱〈楊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聞洛下,籍在經費中,將放之。馬有駱者,駔壯駿穩,乘之亦有年,籍在長物中,將鬻之。圉人牽馬出門,馬驤首反顧一鳴,聲音間似知去而旋戀者。素聞馬嘶,慘然立且拜,婉孌有辭。辭畢,泣下。予聞素言,亦愍默不能對,且命迴勒反袂。飲素酒,自飲一杯,快吟數十聲,聲成文,文無定句。句隨吟之短長也,凡二百三十五言。噫,予非聖達,不能忘情,又不至於不及情者。事來攪情,情動不可柅,因自哂。(白居易〈不能忘情吟并序〉)
柅:遏止。
依據上文,關於樊素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依據上文,關於白居易晚年處境的描述,最適當的是:
下列各組「」內的詞,意義前後相同的是:
下列文句劃底線處的詞語,運用適當的是:
面對人生出處進退的課題,有人認為該保持彈性,隨機調整。下列文句,表達此種看法的是:
下列文句,與「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在「               ~~              」處,具有相似語意邏輯的是:
題組 30-31 (8分)
甲:
    ~~~~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張潮《幽夢影》)
乙:
    ~~~~向來詩文上秋的含義,使人聯想的是肅殺,是淒涼,是秋扇,是紅葉,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確有另一意味,沒有春天的陽氣勃勃,也沒有夏天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於枯槁凋零。我所愛的是秋林古氣磅礴氣象。有人以老氣橫秋罵人,可見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時中,我於秋是有偏愛的,所以不妨說說。秋是代表成熟,對於春天之明媚嬌豔,夏日的茂密濃深,都是過來人,不足為奇了,所以其色淡,葉多黃,有古色蒼蘢之概,不單以葱翠爭榮了。這是我所謂秋天的意味。大概我所愛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凜冽蕭瑟氣態,這是最值得賞樂的。那時的溫和,如煙上的紅灰,只是一股熏熱的溫香罷了。如文人已排脫下筆驚人的格調,而漸趨純熟練達,宏毅堅實,其文讀來有深長意味。這就是莊子所謂「正得秋而萬寶成」結實的意義。(改寫自林語堂〈秋天的況味〉)
關於甲、乙二文中對人與季節的相關描述,下列敘述適當的是:
下列詩句,屬於乙文作者所喜愛「秋天的況味」的是:
下列關於「詞」的體製與歷史流變,敘述適當的是:
題組 33-36 (14分)
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嬝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改寫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乙:
    ~~~~我在長堤中間停步,儘量把腳尖逼近水塘,彎屈膝蓋,低壓視線,向荷葉間望去。但見一層一層的荷葉,像疊居的都市人生,只是這裡一切寧靜,一切翠綠,一切婉順著自然。
    ~~~~凝神之際,突然一陣強風從對面吹來,千百張荷葉的一側,被捲起,豎起,形成直角,陽光便射在翻起的葉底,使得那豎起的一半,頓時轉成昏亮的紫黃,低壓的一半在陰暗中,則轉為深黛。千百張荷葉,霎時皆成深黛托著紫黃。紫黃耀眼,碧黛深沉。瞬間風過,荷葉恢復了舉天而立的姿態;紫黃碧黛同時消失。我站在堤邊,穿著皮鞋的腳未敢涉入塘水,公事包依舊沉重拉著我的肩膀。然而,我感謝那剎那的一刻,當陽光,荷葉,清風與人,有那瞬間的多彩的神會。(改寫自顏元叔〈荷塘風起〉)
甲文運用感覺相通的原理,或以聽覺形容嗅覺的感受(例如以歌聲形容清香),或以聽覺形容視覺的感受(例如以小提琴演奏形容光和影)。下列文句,也將某一感官的感受,移轉為另一感官的感受的是:
甲文如何比擬「田田的葉子」?乙文如何比擬「一層一層的荷葉」?(各占1分,共2分。)
「田田的葉子」: (像)
「一層一層的荷葉」:(像)
甲、乙二文均敘述「光照荷葉」的景象。請參考表格中甲文欄項的填寫方式,填寫乙文欄項缺空的、兩處。(占4分,作答字數:30字以內。占2分,作答字數:10字以內。)
照在荷葉的光與光共同作用的因素荷葉於光照下呈現的樣貌荷葉呈現的美感
甲文月光霧起荷葉像在牛奶中洗過,像籠著輕紗的夢}朦朧
乙文日光風起
乙文結尾以「公事包依舊沉重拉著我的肩膀」映襯「我感謝那剎那的一刻」,敘寫觀荷人發現了生活中一個值得珍惜的片刻。這個片刻,讓觀荷人得以在何種情境下,獲得什麼樣的經驗?(占4分,作答字數:30字以內。)
題組 37-39 (8分)
    ~~~~早起戴上面罩出門/大家一齊使用土遁術去上班/在地底前進的時候/有的忍者閉目使用養神術/其餘的用窺心術/互看彼此露出的眼睛/一聽到咳嗽的聲音/就立刻施展閃人術消失
    ~~~~我的忍者生涯就這麼開始了/進出辦公大樓/要接受額溫術的考驗/一進入室內/立刻使用洗手術/摘下面罩大家都心照不宣/默默忍著
    ~~~~走在街頭看到這麼多忍者/全都戴上面罩表明身分/我就全身一陣感動/帥呀!連賣面罩的攤販也是忍者!/買賣雙方正在全力施展/哄抬術與殺價術呢!/真沒想到面罩下的歐巴桑/眼神竟然如此銳利/只剩幾莖白髮的老阿伯/也顯得忍術高深莫測
    ~~~~很多忍者也都像我一樣/忍不住在口罩下焦慮地偷笑吧!/不過我們沒有忘記/醫院的上忍們正在奮力作戰/更多的忍者正默默/用隔離術保護著大家/我這個只保護自己的下忍/算不了什麼
    ~~~~就算是以前不戴面罩的時候/人們也都為了彼此的幸福/默默施展各種忍術/只是手法高明/常常讓彼此毫不察覺罷了/我相信有一天我會懷念/大家戴面罩展露忍者身分的日子/我的忍者生涯就這麼開始了/見證了崇高的不忍人之心(羅浩原〈我的忍者生涯〉─悼念2003年夏季的SARS疫情)Screenshot from 2023-12-25 20-55-52.png
關於本詩詩意與寫作手法,敘述最適當的是:
依據詩意,「上忍」與「下忍」面對疫情的作為分別為何?(各占1分,共2分,作答字數:各5字以內。)
「上忍」:
「下忍」:
詩人兩次提到「我的忍者生涯就這麼開始了」,對於「忍者」的「忍」的意義,也有由淺到深的理解。請依詩意回答:
(1) 詩人觀察到的「忍」(第一次)與體會到的「忍」(第二次),意義分別為何?(、各占1分,作答字數:各5字以內。)
第一次:依詩人的觀察,「忍」是:       
第二次:依詩人的體會,「忍」是:       
(2) 詩人對於所體會到的「忍」,特別指出其實與「戴或不戴面罩」無關,凸顯這樣的「忍」具有什麼特質?(占2分,作答字數:2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