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學測試辦-社會-題組-54
• 屏東平原除沿海低濕沼澤帶外,大致從潮州斷層線向西至高屏溪岸,依次區分為沖積扇帶、扇端湧泉帶、沖積平原帶三個地形區(圖10)。康熙61年(1722)朱一貴事件後,政府將其規劃為守隘平埔族人、粵人漢移民和閩人漢移民的維生空間。 但在嘉慶年間,古令埔(今屏東東港溪上游)曾發生過土地糾紛。古令埔原為守隘平埔族人的屯耕區,閩人楊茂卻向官府申請開墾,遭到粵人鍾麟江等人的抗議。鍾麟江申訟的理由為:「該地若經楊茂開墾,倘有意外,粵人將前無生路,後無退門,故呈請禁墾。」後經官府宣判並立碑公告:「該處古令埔永禁開墾,但准社番自行墾耕;不許假借其他名號抽租,亦不許圍莊,閩、粵人等不得侵佔滋事。」 從這樁土地紛爭,可看到屏東平原土地變遷的歷史,也可觀察到清朝政府利用空間來進行族群治理的特性。請問: image.png
康熙61年巡臺御史黃叔璥有詩云:「蔗田萬頃碧萋萋,一望蘢蔥路欲迷。」該詩句描述的景觀最可能出現在題文中哪個地形區?
依據題文資訊,清朝政府利用空間來進行族群治理之特性為下列何者?
從古令埔的土地糾紛來看,清朝官府對「熟番」地權採取保護的態度,請在答題卷上舉出一條證據並說明理由。(4分)
證據理由
統計數據
相似題目
留言 (0)